李锦仪:以创新颠覆中国陆港发展模式

从15岁开拖拉机跑运输算起,已经拥有近30年传统物流经验的他,却在2010年回到家乡晋江,投资几十亿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公共平台项目——晋江陆地港。他一直挑战自我,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他就是福建陆地港集团董事长李锦仪。日前,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15(第十三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颁奖晚会上,李锦仪当选为“2015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

“我胆子比较大,比较敢‘创’(记者注:创,闽南语境中为‘拼搏’意思)。”李锦仪如此形容自己。从经营物流公司,再到回归家乡投建陆地港,这位眼光和战略总是超前的民营企业家,时刻保持着谦虚学习的态度,善于洞察市场变化,总能先人一步地对行业发展作出准确预判,在行业的每一个低潮期,他总能逆势突围,带领公司登上一个个新的台阶,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血液中的拼搏基因

李锦仪有着闽南企业家的典型特质:文化程度不高,但善于学习取长补短,目光敏锐,胆大敢拼。家境贫寒的他小学没有毕业,15岁时就开着拖拉机跑运输,经历了很短时间的积累,拖拉机换成了货车。“我曾经一人开着货车到北京,来回跑了近十天。”李锦仪说道。

李锦仪早在20多年前便成立了货运公司,天南海北地跑运输,不仅积攒下部分资金,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对物流业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非典、雪灾等传统物流业务难做的特殊节点,在李锦仪的眼中却尽是商机:从承包飞机的货舱到运用陆空铁多式联运模式,李锦仪借助每次的危机让自己的业务和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凭借着独到的眼光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李锦仪成为国内首个承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的人,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李锦仪几乎垄断了华东到东北的航空货物运输,在业界被称为“中国第一包”。

这种晋江人从骨子里带来的敢闯敢拼的基因,对李锦仪在触电“陆地港”这个项目时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去过陆地港的人很难相信,一个民营企业家敢建这么一个项目,把海关、检验检疫这些监管部门引进来为外贸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在2010年准备投建晋江陆地港的时候,咨询了许多朋友,绝大部分人都建议不要投。”李锦仪指出,一方面内陆港这种项目在全国还没有可以借鉴或参考的成功模板,另一方面,这种项目投资大,一般是政府或国企才敢投资。

李锦仪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泉州是一个经济外向依存度非常高的城市,作为货源地,大量的货物和企业要走出去,都需要依托像陆地港这样的外贸平台。比别人多看远一点的李锦仪意识到这个项目的空间,在项目投建之前,李锦仪亲自考察了欧洲、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的多个港口建设,让他跨出了在别人眼中风险很高的一步。

“虽然在物流行业多年,但是陆地港是全新的一种模式,严格意义上讲,它不仅仅是一个物流项目,更是一个覆盖了港口、外贸、物流等行业的公共平台,甚至还包括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等新业务,虽然那个时候全国还没有可以很好借鉴的模板,但对泉州产业和物流行业的判断,让我感觉晋江这个民营的陆地港,有机会成为全省四个陆地港里最晚起步但效果最好的一个。”而现今,晋江陆地港交出的答卷,论证了李锦仪的“敢闯敢试”。

创新 创新 再创新

面对一个全新模式,在国内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情况下,李锦仪带领团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突破,在两年的时间里,在晋江建设了一座新港,仅用了三年的时间,打造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近海近产业集群的陆港模式”。2014年,陆地港平台服务了1800多家的贸易企业,业务量占了全省四个陆地港的90%以上,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已近泉州港口外贸箱量的两倍,开创了民营企业创新公共平台的典型。在他的带领下,目前,晋江陆地港已发展为汇集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国际快件、跨境电商等四大平台功能于一体的多式联运国际陆港,是海峡西岸最便捷的公共服务平台。

贴近产业的需求去创新服务一直是陆地港平台的生命线,“虽然在物流行业有着几十年的经验,但一开始放在陆地港这种全新的模式上感觉全部都得重新学过。”李锦仪表示,从监管场所建设,到引进关检部门后的运作,再到怎么让外贸企业改变传统的物流模式,每个时间节点对于他来说都是突破和创新。

“一开始多人质疑在晋江这个有海港的地方还为什么要建这么一个陆地港。”经过三年的努力,质疑声变成了认可。通过推动监管模式的创新,陆地港实现了与省内11个外贸集装箱码头的对接,为晋江、泉州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数百条的航线资源,破解了泉州港口在航线资源上的不足,推动了外贸货物就地通关。

为了帮助外贸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率,在陆地港物流模式的运作中,李锦仪大胆创新“分段运输”“甩挂运输”“船公司返箱点”等物流运输模式。通过模式创新,逐步“消化”企业因拐点产生的物流成本,再加上陆地港距离工厂更近、响应速度更快,A级企业甚至能在装柜完的当天完成全部通关手续,赶上当天的船期,越来越多的工厂型外贸企业选择从陆地港通关。据悉,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晋江陆地港已为累计超过2000家贸易企业提供服务,为泉州新增外贸企业超百家。

“我们引导着在大家印象中比较严谨的海关、国检这些监管部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去为晋江的产业做各种业务模式的创新,而这些创新的成果,也把陆地港从传统的国际陆港‘升级为’整合海陆空铁邮多式联运的超级国际陆港。”提到这些,李锦仪颇为自得。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前,陆地港通过海铁联运和保税仓库的结合,帮助企业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资金使用成本,同时还为这些原材料配套金融服务,企业可以凭借仓单向银行融资,盘活库存货物的资金占用成本。在空运方面,也做了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帮助晋江机场开通了国际货运功能,这是泉州口岸开放的一个新纪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泉州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泉州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晋江陆地港举行,这两个“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优化通关服务,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营造高效、便捷、优质的通关环境,推动泉州及晋江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从每个人身上学习知识

这两年来,对于新常态下面临了更多压力的传统企业,李锦仪一直在思考平台还能做点什么。互联网环境下,全球成为一个大市场,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全球零售市场的份额逐年在上升,大额订单的规模体量逐步在萎缩。如何让更多的晋江制造走出国门,让海外的消费者点下鼠标就能买到晋江产品,这个问题一直在李锦仪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事实上,早在2013年,晋江陆地港就前瞻性地启动了跨境电子商务板块,申请成为福建省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帮助想去开拓海外市场的晋江企业对接到全球跨境电商零售市场,打造“互联网+品牌”的晋江特色跨境电商模式。

作为企业一把手,从传统的物流行业到全新的平台项目,“不断地学习”是李锦仪发展企业的秘诀。而他的“学习”,不是去报个总裁班,而是在每个工作的时刻,从和陆地港的每位客人交流中不断学习对方的新思路,认真听取每一位客人的建议意见。

“我相信专业,我希望从每次与业内人士的交流中获取知识,企业的发展不进则退,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很关键。我这个人不听赞美,就听批评。好的建议我就吸收下来,并持续改善。”

从每个客人身上学习到的知识,让这个“老物流人”进步成为洞察行业发展机遇的“政策先锋”。从2013年前瞻性启动跨境电商、“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多式联运国际陆港、冷链物流等项目,密切关注国家战略和政策信息的李锦仪,让自己运营的平台“比政策快一步”,自然而然已汇集了“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国际快件、跨境电商”平台,承接了国家到各级政府关于港口、外贸、物流、跨境电商等政策利好。

为了培育跨境电商市场,李锦仪带领团队运营专注跨境电商的晋江陆地港众创空间和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配套提供培训、金融、仓储等服务,为跨境电商团队创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在前期出口跨境电商服务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他正带领团队建设泉州进口跨境电商直购平台——“陆港购”。“陆港购”将以线上直购平台和线下体验店两种购物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进口商品购物体验。

为了保持持续的创新和企业活力,不受传统经验的束缚,李锦仪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龄29岁的年轻团队,倡导社会责任和员工关怀,引导员工去创造去创新,2015年,福建陆地港集团还获得了“晋江青年五四奖章”集团标兵的殊荣。

“去年提到的七大板块已全面启动并达到了预期目标。”李锦仪笑着跟记者说,这两个月他跟他的团队已经在研究新一年的方向该怎么走、新的目标在哪里。“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发挥陆地港公共平台作用,与政府一起推动泉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